1、严格控制介质与环境中的杂质(特别是氯化物、氟化物等);
2、合理安排焊接顺序,降低应力;
3、避免强力组装、机械撞伤和电弧烧伤,减小冷作变形和应力;
4、合理选材(母材、焊材):避免晶粒粗化及硬化的马氏体组织;
5、防腐处理:涂层、衬里或阴极保护等位置添加缓蚀剂;
6、焊缝成形良好,不产生任何应力集中(如咬边等);
7、采取小规范(小电流、大焊速)、多道焊等工艺措施;
8、严格控制母材和焊材有害制母材和焊材有害杂质硫、磷的含量;
9、尽量降低母材、焊材中碳元素的含量,采用C含量小于0.03%的焊材;
10、工艺上的措施:采用碱性焊条、小规范(小电流、快速焊),防止产生热裂纹;